2017年年终总结:低端中年的贫乏日常

Image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今岁阑矣。写下这四个字时,窗外的霾已悄然散去,冬夜的月光若隐若现。在忙碌琐屑的庸常生活中,在白昼与黑夜的永恒轮回中,在时间无尽的辽阔中,2017年行将永逝。

回顾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却没做成什么事情;似乎往前走了一两步,又似乎还在原地踏步。低端中年的生活就是这样,除了零星的、短暂的悲与喜之外,剩余的只能是旷日持久的细小努力——带着卑微的希望与平静的绝望。

一、时光账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二、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的主要作用,在于拓宽“自主心智”(借用Keith E Stanovich 的概念)的带宽,形成更多的“自动化模式”,减少大脑的认知负荷,以确保自己能完成最低限度的“日课”,哪怕是处于情绪低潮期,也能日拱一卒。

从2013年开始,以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和GTD为核心构架,花了几年的工夫打磨自我管理系统,2015年基本成型,去年和今年根据生活节奏的起伏,做了一些调整和改进,养成了一些新习惯,使用了一些新方法,尝试了一些新工具。但还未如人意。说到底,在时间左支右绌的现状下,减法还是做得不够。

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实现从“时间管理”到“心流管理”的转向。这需要继续去芜存菁,降低生活的复杂度,逐渐舍弃过于精确琐碎的时间管理,争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提高自己“一时一地专注于一事”的能力。

格雷厄姆说:“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我想,把理性投资替换为任何一项事业,把时间尺度拉长,这句话都是成立的。自我管理也不例外,精神态度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和内在动机,是比技巧更重要的东西。

(一)新习惯

1.走路 / 骑行上下班,路上听有声书

搬家之后,从住处到公司的距离大约4公里。从去年年底开始养成了一个习惯:步行上下班,并在途中听有声书。养成这一习惯的好处,在于保证每日完成最低限度的运动和学习任务。单程步行时间35—45分钟,行走步数约为5000,消耗卡路里数约为300。这样就能保证工作日至少每日步行10000步,消耗600卡路里。而听书呢,一年下来能听个二十几本。

Image

步行上下班,遭逢大风天时,有“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之感。遇到晴好的天气,襟怀舒畅,也会随手拍一拍路上的风物。每日经行之处,有一棵树、一条河。日升日落,寒来暑往,我和这棵树、这条河,彼此沉默地见证着时光流转,四季轮回。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上班特别赶时间,或者加班太晚了急于回家,或者雾霾严重时,也会选择骑共享单车或者打车。骑过小红车(天天骑行)、小橙车(摩拜)、小黄车(ofo)、小绿车(酷骑单车)、小蓝车(BlueGogo),就差小靛车和小紫车,来组成共享单车七色彩虹战队了。

这一年下来,无意间目击了共享单车在亦庄的兴衰枯荣——春天时,摩拜率先进入亦庄,小黄车亦步亦趋,随后小蓝、酷骑大批涌入,其他品牌的单车也零星出现。群雄并起,好不热闹。起初,共享单车的停放规整有序,后来乱象迭生。恶意破坏行为也越来越多。有时实在看不过眼,把自己骑的车停放到共享单车指定停放区域后,又把周围胡乱停放的车逐一停放好。到了秋天,小蓝、酷骑先后倒闭,小黄车也日渐不支,只剩下摩拜一家独大,好骑的车越来越难找了。这个行业的洗牌之快,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2. 做家务时听歌或者看公开课、TED视频

对有孩子的家庭而言,洗碗其实是一个很耗费时间的家务流程,包括收拾餐桌、婴儿餐椅、婴儿围兜以及地板上的食物残渣,清洁厨房台面、墙面及地面,清洗各种锅碗瓢盆勺筷围兜,擦拭餐桌、婴儿餐椅,最后的步骤是下楼倒垃圾。整个流程费时约40-60分钟。

和走路上下班一样,这是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可以“一心二用”的场景。起初,考虑到公开课、TED之类的东东一般干货不多,正适合在洗碗时随便看看听听。于是买了入耳式蓝牙耳机,把ipad架在砧板上,试验了几次。后来发现效果不佳,能听进去的内容不多,会使洗碗的效率下降,有时还会导致心情更为烦躁。寻思着平时已经完全没有专门用来听歌的时间,还不如利用这段时间来听歌。这样,完成一个洗碗流程,基本上就囫囵吞枣地听完了一张专辑,洗碗过程中的厌烦情绪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岂不美哉?

同理,临睡前打扫家居,耗时约30分钟,有时候也同时听歌。

3. 工作日中午健身

从4月底开始,经过几次试验,发现中午在公司的简易健身房里跑跑步、健健身,只要强度适中,非但不会影响下午搬砖的状态,而且会更有精神。公司里有淋浴间,锻炼完还能简单冲洗一下。

从4月底到9月,大抵上能坚持。除了工作上有急事需中午加班、出差、生病等特殊情况外,借助Keep、Nike Training等健身App,基本能按照既定的训练计划执行。

10月由于奶奶病逝,前前后后有大半个月生活处于非常状态。10月底回京后,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加班加得昏天暗地(还有一个次要的理由/借口:天气转冷,换健身衣物和洗澡较为麻烦),于是中辍良久,到12月中旬才恢复中午锻炼,没过几天,因重感冒而不得不再次中断。

4. 碎片化锻炼

由于锻炼时间被工作、家务时间挤压得所剩无几,只好利用碎片化时间找补。聊胜于无吧。比如说:

  • 如厕时,顺便练一两组“洗膀功”,活动活动筋骨。
  • 在办公桌放一个握力器,不时拿起来练一练。
  • 有楼梯的地方便走楼梯,除非很赶时间才坐电梯。
  • 办公、走路时尽量做到百会上顶,沉肩坠肘。
  • 睡前静卧练习腹式呼吸。

诸如此类。

5. 用Day One记图片日志

在Day One上开设了“天使养成”和“人间有味”两个日记本,记录小哼哼的成长历程和夕同学每天晚上做的饭菜。无法保证每天一更,但大体坚持了下来。年底回顾,有一种细微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6. 一些中道夭折的习惯

  • 坚持了两年多的记股票交易日志+简单复盘的习惯,自9月份之后夭折了。
  • 尝试恢复2013—2015年的早晚锻炼习惯。以失败告终。
  • 尝试调整作息时间,晚上十一点之前睡,次日五点起床练拳、写作。以失败告终。
  • 尝试每周计划和总结,以失败告终。
  • 再度尝试利用Memory helper App,按照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的重要节点对阅读过的书籍和文档进行定期复习,但仍出现逾期任务越积越多,坑越来越大的情况。最后因为升级IOS11后,Memory helper出现一打开即闪退的Bug,迄今未能修复。只好作罢。

(二)新方法

单核工作法——其实是自己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逐步摸索出来的。但后来发现自己的方法与Staffan Nöteberg所提出的“单核工作法”非常接近。我原本给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取了个名字,叫“鸟瞰•聚焦循环工作法”。不敢掠人之美,还是叫“单核工作法”为妥。

(三)新工具

  • iphone8——6月底,iphone6变砖,不得已换了8。由于iphone6变砖前iClould数据备份不及时,丢失了不少数据,包括坚持记录了三年多的iHour App数据等等。
  • Things3 App——从6月开始,从gTasks pro叛变到Things3阵营,以Things3作为任务管理的主力App。
  • 布谷布谷App——作为“单核工作法”的主要辅助工具。由于坚持之前记录了三年的iHour数据丢失了,便从头开始,在布谷布谷上记录各种技能练习的累计投入时间。此外,工作、锻炼时还作为白噪音软件来使用。也许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缘故,在所有的白噪音中,最偏爱的还是海浪的声音。
  • 小日常App——每日打卡,督促自己分批次养成日常习惯。
  • Sleep Cycle App——睡眠质量监控及辅助入睡工具。
  • Day One App——6月份换了手机后购买的,主要用于记图片日志。
  • 幕布App——结构化笔记工具,可一键转换为思维导图。对思维导图中轻度用户来说足够用了。这篇总结的草稿就是在幕布上完成的。
  • Visible Body App——3D人体解剖图,运动解剖学辅助学习工具。
  • 即刻App——主题式资讯获取渠道。有助于缓解信息过载,只聚焦于自己关注的领域和主题。自从使用即刻后,便把很多使用频率不高的媒体类App卸载了。
  • 收趣App——作为Evernote的有效补充。Evernote主要用于剪藏长文,以整合工作和学术资料为主;收趣主要用于收藏图片、视频、音频、网址,偏重于收集闲情逸致类的资讯。
  • Pin、Workflow、IFTTT——三款手机自动化流程应用神器。
  • Sky Guide App——偶尔仰望星空,神游浩瀚宇宙。结合iphone8的AR功能效果更佳。
  • Time Glass App——能实现高度自定义的闹钟App。
  • Bitcron——在Bitcron上重建了个人网站,包括文字博客和图片博客。顺便学会了Markdown语法。没怎么更新。反正也就自己上去看看。
  • 入耳式蓝牙耳机——走路听有声书、洗碗听歌、锻炼时听语音提示全靠它。

三、搬砖进阶

2017年纯工作时间为1521.68小时,比去年增加了560.91小时,环比增长58.4%。相当残暴。

5月,参加公司中层公开竞聘。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遵循“刻意练习”的法则,认真准备了竞聘演讲和半结构化面试。二十分钟的竞聘演讲全程脱稿,开场时紧张、卡顿,一说到工作上的干货,立马有了底气,后半截完全放松,疑似进入心流状态。半结构化面试的表现也差强人意。最后顺利晋升中层。在升职之前的一年里,由于上司受命去经营一家新设立的子公司,实际上我叠加承担了基层+中层的职责,只是一直只拿着基层的工资,可谓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老夫行年三十有三,已经是一把年纪了,却是目前全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全公司80后的中层人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贵司用人之保守,中高层年龄之老化,可见一斑。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不是生性散淡,把搬砖视为一种修行,真的挺难坚持下去的。

今年的工作极为忙碌。上班天天像打仗一样,加班加点成了“新常态”。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之余,还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推动一堆难以推动的big project。只能勉励自己:世间事,大抵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有这三分,也够了。

一个好的中层管理者,必须摒弃个人英雄主义,扮演好团队领导者的角色。致力于培养“团队力”,将大部分的精力用于支持下属的工作,否则可能会因以下情况而误事:

  1. 做太多本该是下属(业务执行者)做的事,不利于下属成长;
  2. 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因此撤回已经布置的任务;
  3. 沟通不到位,导致下属无法明确自己的义务;
  4. 所采取的微观管理措施在某种程度上防碍下属施展自己的能力。

但在过去的一年半里,公司处于发展瓶颈期,前几年运营管理中潜在的负面因素集中爆发出来,问题层出不穷,疲于奔命,而部门人员配备不足,而我正式晋升的时间也仅有半年,因而在团队建设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这是明年要努力改进的一个方向。

另外,随着角色的转换,沟通协调方面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如何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在实践中持续打磨沟通技巧,是明年要努力探索的另一个方向。

补充几点杂感;

  1. 搬砖时处事待人的总诀,一言以蔽之曰:临事当有静气,待人贵持平心。
  2.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这是工作中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双重标准。
  3. 如果非要追寻工作的意义,窃以为《程序员的修炼之道》(The Pragmatic Programmer)中有一句话说得不错:

“在一个项目的整体结构之内,总有空间展示个性和匠心……百年之后,我们的技艺或许如今日的土建工程师看待中世纪大教堂建造者使用的技法一样陈旧,但是我们的匠心却会得到尊重”。

四、身体管理

2017年纯锻炼时间为134.37小时,比去年减少18.73小时,环比增长-12.1%。

骚年健身大抵是为了把妹装逼;中年人健身是怕工作越来越忙,而孩子越长越大,越来越沉,不锻炼就搬不动转,抱不动孩子了。

如前所述,今年在锻炼方面乏善可陈,恢复早晚锻炼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中午锻炼也时断时续,仅凭步行上下班和碎片化锻炼,保持了最基本的运动量。怎么说呢?好歹守住了发际线和人鱼线,也算稍感欣慰吧。

Image

2017年每月平均步数

Image

体脂率变动概况

Image

体重变动概况

Image

睡眠时间统计

Image

睡眠质量堪忧。明年需要努力改善。

五、居学与娱乐

2017年居学时间为423.08小时,比去年减少283.65小时,环比增长-40.1%。

本年娱乐时间为239小时,比去年减少27.53小时,环比增长-10.3%。

(一)阅读

今年的阅读量依旧低迷。所读之书以实用主义取向的居多,鲜有闲暇去触碰“无用之用”。连读带听,总共读完了35本书,杀书头若干。此外还读了若干论文、司法案例、媒体长文。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心智修炼类:如《刻意练习》、《深度工作》、《意志力》、《自控力》、《沟通的艺术》、《决策是如何产生的》、《决策与判断》、《高效演讲》、《清醒思考的艺术》、《稀缺》、《10人以下小团队管理手册》、《生涯咨询与辅导》、《麦肯锡工作法》、《怪诞心理学》、《怪诞心理学2》等等。
  2. 育儿类:如《养育的选择》、《理解孩子的语言》、《由内而外的教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发展心理学》等等。大部分是在上下班路上听完的。
  3. 文史类:读完了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哈全安的《中东史》上册、喜仁龙的《北京的城墙与城门》、C.W.策拉姆的《神祗、陵墓与学者》、徐坚的《时惟礼崇》、赵松的《抚顺故事集》、徐梵澄的《古典重温》、郑在欢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钱基博《武侠丛谈》、斜阳院姐姐的《元年春之祭》等等。德瑞克•李波厄特的《五十年伤痕》,在路上听了一半。还读了一些“新清史”的论文。
  4. 政法类:读了半本《联邦论——美国宪法述评》。此外便是一些实用的专业书籍,如张兰田的《资本运作税法实务》、《企业上市审核标准实战解析》之类。还读了十几篇民商法领域的论文。
  5. 理财投资类:继续研读缠论108课。读了马克•道格拉斯的《交易心理分析》。约翰•墨非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杀了个书头。
  6. 潮汕语言风俗类。如《潮汕老厝》、《潮汕民居》之类。读了数十篇潮汕方言方面的论文。

少得可怜。真正的好书也不多。但在目前的生活状态下,大部分时间都被“社畜”和“孩奴”这两个角色占据了,能挤出来的时间确实有限,实在无可奈何。

想起当年租住八平米的单间时,屋子里居然有两张书桌,一张放台式机,一张用来看书。现在好歹家里有个几十平方米,却连一张书桌都没有,只能在餐桌上和床头将就着看。也是一种每况愈下。

(二)看电影

2017年全年看片量为48部,比去年略有回升。强行列出Top10:

  • 《敦刻尔克》:海陆空三线叙事的极简主义,有条不紊,细节动人,摄影和配乐一流。
  • 《海边的曼彻斯特》:沉痛如海。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
  • 《革命之路》:中产阶级的日常崩溃。“他人即地狱”这话有点过了。换个温和点的说法,“他人即债主”,则大体上是成立的。
  • 《飓风》:年岁渐长,愈发喜欢这种平淡之中见波澜的作品。
  •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从豆瓣消失的阿尔法城,在太空中得以重建。
  • 《细细的红线》:慢节奏的诗化战争片。卡司无敌,摄影满分。
  • 《万箭穿心》:对颜丙燕演技印象深刻。
  • 《箭士柳白猿》:徐皓峰的电影就是用力过度,神棍气息太浓,对大洋马的执念太昭然若揭。别的都还不错。毕竟他还能拍出传统武术的些许眉目。
  • 《明月几时有》:成也自由散漫,败也自由散漫。许鞍华就是这个调调。反正我还是买账的。
  • 《你的名字》:都市平凡生活里的爱情幻觉与英雄梦想。画面太美,剧情太煽。又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触不到的恋人:彗星来的那一晚》……

电影大体上是在家里和老婆一起边带娃边看的,往往一部片子拆开几天才看完,像羊拉稀,非常影响观影体验。

最近就更厉害了,每晚基本只能陪孩子看《巧虎》、《小猪佩奇》、《小熊优比》之类的幼教片了。

至于电影院,已经三年没去过了。

你说玩游戏?有同事问我怎么手机里一个游戏都没有。我说:我每天都在玩史上最氪金、最操心的两个游戏:一个是炒A股;一个是养孩子。相比之下,亡者农药、吃鸡什么的都弱爆了,所以我不玩。

(三)听音乐

听过的专辑经常没有及时在豆瓣上记录,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一年听了多少新砖和老歌。反正基本上是在洗碗、打扫卫生时随便听听。由于从去年开始,在atimelogger上统计时间时采用的是“单一时间-事件记录法”,因此听歌的时间大部分也不计入时光账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听了很多汉语方言歌曲,尤其是把网易云音乐、虾米等平台上能找到的潮汕方言歌曲都听了个遍,发现了A Finger、Crazy Six、潘琼林、懒猫乐队、玩具船长等好玩的潮汕音乐人。有时会琢磨歌词里的每个方言字的本字。奈何有些字实在搞不清楚笨字为何,大概是以音变而失其本字、因叶音而忘其本字,或者古已声误而今犹沿用之吧。

(四)看球

由于比赛时间太晚,今年所看过的西甲、英超、欧冠比赛寥寥无几。作为广州队多年的老球迷和国家队的抖M,恒大和国足的比赛还是能看则看的。

那些荡气回肠的逆转之战、功亏一篑的绝地反击、令人郁结的滑铁卢时刻,都已渐渐淡忘。只记得10月22日那一天,奶奶病逝,当晚在回乡奔丧的动车上见证恒大豪取中超七连冠。放下手机,呆望窗外,悲欣交集。

六、股海余生

2017年股票交易时间为167.6小时,比去年大幅减少403.75小时,环比增长-57.1%。

今年在股票交易上投入的时间不得不大幅缩减。工作太忙,家务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盯盘、复盘、做功课。行情本身也很奇葩。一年下来,浮亏13%。

在股票交易理念上,也进入了一个矛盾和困惑的时期。看过一篇徐长波的访谈,他认为技术派和基本面派两派不可兼容,“研究技术的人千万不要再研究基本面,研究基本面的人也千万不要再研究技术。这二者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千万不能既想着研究技术又想着研究基本面。因为这两者会互相干扰,造成体系的混乱,影响投资者最终的判断。”我的体系在实战中容易首鼠两端,大概与此有关吧。

“从入门到放弃”多是玩笑话。其实真正入门了,一般都不舍得放弃。而我对股票交易这门技艺,恐怕还要走很长的路,才能真正得其门而入。无论如何,不轻言放弃。

七、家居

2017年家务时间为2030.6小时,比去年增加271.7小时,环比增长15.4%。主要原因是:去年上半年妻女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娘家住的,而今年则是全年带娃。

有了孩子之后,付出以往数倍的努力,也只能把家里从一个乱得一塌糊涂的垃圾堆变成一个稍微规整一点的垃圾堆。每天晚上等小哼哼吃奶睡觉时,费九牛二虎之力把被她祸害成灾难片现场的家打扫干净,归置整齐。等第二天早上她醒来,又把家祸害成灾难片现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西绪福斯处境。慢慢地,整理家居变成了毫无成就感的例行公事。

于是,不情愿地得出一个结论:要想过上有品质有逼格的生活,保持家居整洁雅致,最核心的秘诀只有一个:别生娃。

但生都生了,又不能退货。只好劝说自己降低对家居环境的期望值。能凑合就行。同时,让家居布置尽量宜乎小哼哼的成长。比如说,弄了一面涂鸦黑板墙,给她专门添置了儿童开放式书架。

Image

Image

小哼哼两岁生日时

Image

用磁性贴在黑板墙上拼了个高达

八、天使养成

和去年一样,生活的重心所在,除了扮演“社畜”的角色,就是肩负“孩奴”的责任。

孩子是生活的馈赠,是幸福的羁绊,是甜蜜的韁锁。在还没进入供暖季的北方冬日清晨,没有什么能让我义无反顾地离开温暖的被窝,除了爬起来抱女儿。

时序频迁,光景驰流。小哼哼已经两岁两个月了。已从出生时身长52公分的小不点,长成了身高92公分的萌娃。有时候希望时间流逝得快一点,好早点看到她亭亭玉立的模样:有时候又希望时间流逝得慢一点,可以多听听她幼年时魔性的笑声。

然而,被她烦得半死的时候,也曾有过把她扔到门外去自生自灭的冲动,而且绝对不止一次。而最让人崩溃的时刻,大概是一家三口都生病的日子。半夜三更,自己生着病还得强撑着照顾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想死又不敢死的体验。

孩子就是这样,萌的时候萌死,烦的时候烦死。萌来萌去,烦来烦去的,父母就被耗老了。只好引用C•S•刘易斯的话来给自己洗洗脑:“孩子不是让人从更重要的工作中分心的,他们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成年人对自己三岁之前的生活,几乎是没有记忆的。某种意义上,养育孩子的过程,是在补全幼时缺失的生活记忆。与其说是“教育”孩子,毋宁说是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点亮技能树。观察小孩子如何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教导孩子拓展认知的疆界,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需要掌握许多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还需要说学逗唱样样精通。

值得欣慰的是,小哼哼无论玩什么,都能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旁若无人。在运动能力、模仿能力、协调性、节奏感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天赋。跳舞跳得有模有样,模仿我站三体式、打五行拳,萌态可掏。踢足球时,小哼哼无意间踩了一个单车,居然没摔倒,立即得意地给自己鼓鼓掌。正是:江湖人称小赫本,足坛齐呼赛梅西。她的自理能力也不错,自己会穿衣服、穿袜子、穿鞋子,会剥鸡蛋壳、剥葡萄皮、剥桔子皮、拆各种食品包装袋,会用勺子、 叉子和儿童筷子进餐(虽然经常弄得儿童餐椅和地板一片狼藉),会自己倒水到小杯子里喝。

有一段时间,夕同学一度对小哼哼语言能力的发育进程产生担忧,因为同小区里有不少同龄的孩子学说话都比她快。我说,不同担心的,不用急在一时,早一两个月晚一两个月,根本不是问题。没过多久,小哼哼突然就到了语言爆发期,学说话的进度条明显加速了。孩子逐渐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大抵都会呈现出一种非连贯的跃迁式进步,往往让大人惊喜。

给小哼哼讲某物是什么,有时会用普、粤、潮、英四语讲解。比如说,“这个是勺子;呢个系匙羹;此(音“只”)个是调羹;This is a spoon”。然后看她一脸懵逼,就捏捏她小脸蛋,再逐个教一遍。

教小哼哼用潮汕话从一数到十,只教了一遍。她就会了。比学用普通话和粤语数数都快得多。有一回睡午觉说梦话,还在用潮汕话数数,萌坏了。可惜从10月份之后,小哼哼才进入语言爆发期,而我因奶奶病故,前后大半个月不在北京,回京后工作又进入了疯忙期,越来越少时间陪伴她,教她潮汕话和粤语。

平日里,有啥好吃的东西,小哼哼就会说:“爸爸吃一口,妈妈吃一口,哼哼吃一口。”我上班时,夕同学会问她:“爸爸呢?”小哼哼就会说:“爸爸上班了。等爸爸下班回来吃一口。”

这就是苦逼生活里的些许慰藉,是尘世间的一点盐、一束光。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两周岁纪念照

八、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在家乡料理完奶奶的丧事,离粤返京时,已是10月30日。此前的大半个月脱离了日常生活状态,在南北、城乡、礼俗、传统与现代乃至生死之间来回颠簸,身心俱疲。许多生活习惯,包括节制饮食、规律睡眠、定期运动、任务管理等等,都被打破了。

回到北京,回到社畜+孩奴的日常义务体系之中,在许多个筋疲力尽的夜晚,半夜醒来,往往难以重新入眠。想起故乡,想起往事,也会想未来的路在何方,会出现许多乱糟糟的念头。辗转反侧之际,刷豆瓣、刷饭否,深感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们在TL上自说自话,假装围炉而坐,彼此取暖。人本就是一座孤岛,却不得不被当作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这大概就是中年真正降临的时刻。

转眼间,本科毕业十年了,在北京也生活十年了。在这十年间,今年是头一次回到了潮汕老家。而毕业十周年聚会,终究也没能去成。

想起《半生缘》里的一句话,大意是说:对年轻人而言,三年五载就是一生一世。而对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之间。遥想十年前刚到北京读研的那个阳光明媚的秋日,仿佛就在昨天。记得刚来北京读书的第一个冬天,既不穿秋裤,也不穿羽绒服。下雪天穿着一条牛仔裤,踏着雪去买啤酒。雨天也不爱打伞。这些年,学会了和秋裤和解,和羽绒服和解,和啤酒和解,和雨伞和解。翻译成人话就是:乖乖地穿秋裤、穿羽绒服;酒能不喝就不喝;雨雪天必须打伞——这大概算一种中年人的小确怂和小确丧。

前几年同学聚会,我最烦他们三句不离房子、车子、票子,觉得话不投机,只顾低头吃菜。如今也不得不和他们探讨房子的问题。这个社会对散淡的人,总是太不友好。

这两年离开北京的念头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感觉这座城市越来越没劲。今年11月发生的事件,更是加深了这种观感。

郝景芳写《北京折叠》时大概天真地以为北京会允许第三空间继续存在下去,结果没过两年就被打脸了。说到底,北京只需要第一空间,同时暂时容忍第二空间的存在。也不用翻转来翻转去的了,将来的光景,大抵是第一空间永远阳光明媚,第二空间永远暗无天日,低端自有罪,首善不容贫。

在北京生活了十年,在户籍层面上已当了十年的“北京人”。但再过十年、二十年,乃至终老于此,恐怕也不会对这里有归属感,更不会以“新北京人”自居。它不时露出的獠牙,使它的各种美好犹如鸡肋。话说回来,日暮乡关何处是?潮汕也好,广州也好,珠海也好,又抑或是别的城市,又有哪里真的能产生归属感呢?无论身在何方,都难逃宛如异客的窘境,都必须直面时代的洪流无情的挟裹与冲击。

我总觉得,中年人的崩溃可能是悄无声息、不着痕迹的。照常工作,照常养家糊口,照常吃喝拉撒睡。该笑的时候笑,该活跃的时候活跃。不会愁眉苦脸,也不会喝得醉醺醺。只怕有一天呐,心中的那点火焰,突然就熄灭了。在那无声的崩溃之后,生活就像赶尸,麻木地赶着自己的尸体,摸黑上路。

作为一个暂未全然崩溃的中年人,我只能“努力在生活中模仿时间,也就是努力变得沉稳、安静、避免极端。不特别能言善辩,力求单调”,籍此小心呵护自己心中那点奄奄一息的火焰,用旷日持久的细小努力——带着卑微的希望与平静的绝望。

Image

幼时居住的老厝


2018年1月1日凌晨于帝都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